欢迎访问盘锦市科学技术局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前沿

一个盐碱地所,三代科研人,六十年的坚持与奋斗——只为把“白茫茫”变成“金灿灿”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沧州考察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考察时,再次走进他关切的盐碱地,对当地开展盐碱沙荒地改良改造和综合利用工作表示肯定。

我省有1360万亩盐碱地,在盘锦、营口、锦州、大连、丹东等沿海、低洼平原地区均有分布。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盐碱地所”)自1958年成立伊始就致力于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土壤改良、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等。三代人不懈努力60余年,为我省开发利用约700万亩盐碱地提供了科技支撑。

今天,我们走进盐碱地所,聆听他们接续奋斗的故事,感受全省一半以上“不毛之地”变身“米粮川”的历程。

李振宇的皮肤,比半个月之前又深了一个“色度”。

当他头戴大草帽,身着工作服,脚蹬胶皮靴,开着在水稻试验田中专用的三轮车来到记者面前时,记者差点没认出这位比农民更像农民的专家。

“目前正是水稻分蘖期,我们要记录其分蘖情况和长势,一天不下地都不行。”在盘锦市大洼区唐家镇刘家村,盐碱地所的实验基地里,李振宇边说边笑。

阳光很足,李振宇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更显得脸上“沟壑纵横”。记者不禁感慨,若非早就认识,谁能想到眼前这个人,竟是盐碱地所的“一把手”,是开创北方两系杂交粳稻研究先河的育种人。

作为盐碱地所第三代接班人的代表,李振宇多年来扎根在田间地头,与盐碱地和水稻“亲密接触”,他主持选育的“抗盐100号水稻”为辽河三角洲开发、盐碱地种稻提供了先驱品种,开创了北方两系杂交粳稻研究的先河,育成了北方第一个两系不育系和两系杂交粳稻,创建了超高产、耐盐碱、优良食味、抗稻瘟病水稻育种技术体系;育成品种应用区域横跨十多个省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让原本白茫茫的盐碱地变成了金灿灿的产粮地。

荣获诸多荣誉的李振宇很谦虚,表示自己是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我们盐碱地所是全国唯一一家挂牌研究盐碱地的科研单位,我参加工作之前的两代老专家们,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投身科研,给我们在创新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李振宇说,我们将再接再厉,让更多盐碱地变成新粮仓,“长”出更多好产品。

“南大荒”成为“米粮川”

退海之地的盘锦市,是著名的“米粮川”。当地特产盘锦大米早已成为“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并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单。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盘锦曾经被称为辽宁的“南大荒”,“白茫茫”“没人烟”“寸草不生”是这里的代名词。

在上世纪60年代,为了改造“南大荒”,有一批怀揣着治理盐碱地使命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

现年82岁的张福涛就是其中之一,作为盐碱地所的老所长,他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

“没水是碱,有水和泥,除了耐盐的草,其他农作物很难存活。”张福涛说,盐碱地所的“家底儿”是两栋平房,周围一棵树都没有,大家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是自己的两条腿。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要搞科研,挑战不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老一辈专家们提出了用土地“条田化”排盐的发展思路。

“地势高的地方含盐量相对低,地势低的地方含盐量相对高。”张福涛回忆,因此人们都喜欢选择地势高的地方种田。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盐碱地给作物带来的影响,却又产生了新矛盾——盘锦全域种植区域分布不合理,地块零散,无法进行规模化种植,且种植标准不统一。

而土地“条田化”,能让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方便通过水这一载体,将土壤中的盐分排走。

88岁的赵正宜是水利工程专家,当年的土地“条田化”工程,他全程参与。

“盐随水来,盐随水去。”赵正宜说,盐碱地的有效治理关键要把握好水盐运动规律。实行“条田化”后的土地,可以让水利设施较好地发挥作用。

做起来很难。

“当时盘锦地区人口较少,靠近海的地方,全是茅草和芦苇,没有人愿意去。”赵正宜说,但改土治碱就是要向难中进、险中求。所里的专家们,不断动员当地农民一起干。农忙时种地,农闲时修坝,一年四季不停歇。

“冬天的时候,不管地上冻到什么情况都干,否则耽误第二年开垦。”回忆过去,赵正宜眼中有光,条件虽苦,但每项工作都换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在接续不断地努力了20多年后,当地的水利设施终于建好。

多年来的持续深耕,盘锦盐碱地的含盐量已经从平均4‰降到2‰以内,可以很好地保障水稻等农作物的正常生产了。

盐碱地培育“幸存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选育耐盐碱作物品种,发展盐碱地种业是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中之重。

从建所之初起,盐碱地所的水稻育种工作就持续进行,目前第三代接班人在“主持大局”。

在盐碱地所百余亩的实验基地里,开辟出了“各自独立”的种植小区,从0岁、1岁到若干岁的水稻杂交后代,均有自己的“家”。

“我们每年要做300个至500个杂交组合,然后选出好的品系,再做生产试验,通过优中选优,创制优良品种,目前主要选育指标包括耐盐碱、抗性强、高产、优质、高食味等。”李振宇指着田间的秧苗说,之所以每年能够做如此多的杂交组合,得益于老专家们打下的基础。

现年71岁的刘福才,作为盐碱地所的第二代拓荒人,从1978年开始一直从事水稻常规育种工作。

“当年常规育种室刚刚组建,只有3个人,我经常独自前往全国各地引进原始材料,进行水稻育种。”刘福才回忆,所里最初的常规育种基地只有寥寥几亩地,我们将引回来的材料,“宝贝”一样种到基地中,为了提高育种效率,每个杂交季做500个至600个组合。

“那时候真是争分夺秒,天一亮就带板凳下地,不管有蚊子还是露水,都坚持在地头。”刘福才说,“一把尺,一杆秤,株高穗长千粒重”,满心满眼,都是育种这点事儿。即便看到蚊子在叮咬自己,也要坚持把手里的活儿干完再处理,身上被咬出大包很常见。

为选出耐盐碱品种,老专家们还进行“破坏性试验”。

“我们将东北地区大田的主栽水稻品种,全国各地的粳型水稻集中到一个区域进行试验。”1971年到所里工作的郑德有,作为第二代育种人的代表说,我们直接抽取海水,灌入种植小区,按不同品种,做耐盐碱试验。

“大家眼睁睁看着,好好的一片稻田‘完了’,好几百份的水稻材料中,到最后只有7份至8份存活下来。”郑德有回忆,最终这几份“幸存者”还要在第二年接着做试验。如此往复,最后筛选到一个抗盐的品系,这是典型的通过品种来适应地。

品种的选育是连续性工作,一个品种从杂交组合开始,“蜕变”成为真正的品种,通常需要10年时间。为了能让品种更快问世,去海南岛加代,成为育种人的不二选择。

自称为“稻人”的盐碱地所老专家李继开,工作中的一半岁月,都留在了海南岛。

“每年10月下旬去海南岛,一待就是半年。”李继开说,自己和刘宏斌、张福涛一起,在海南岛当起了农民。当时物资匮乏,经济困难,没地方住,就从辽宁买钢筋运到海南岛,自己动手盖房子。种地没肥料,大家就去挑大粪发酵。

“稻人”,更是“狂人”。海南岛的水稻收获了,他们不回家,而是去广西继续加代,实现一年三茬。

“那些年,我去了海南岛12次、广西4次。”李继开回忆,这样高频的种植,为品种稳定夯实了基础。

但同时,也亏欠了家人,李继开的女儿李珣,儿时的记忆中,父亲基本没有在家过年的时候。

“觉得很委屈,小伙伴们常常说我没有爸爸。但等我工作后加入盐碱地所,从事生物育种后,就理解父亲了。”李珣说。

育种人的付出和传承,收获了累累硕果。

目前,盐碱地所通过常规育种陆续审定出的盐丰、盐粳等系列水稻新品种59个。第一代育种人选育出的矮丰2号,在新疆创下亩产1500斤的高产纪录,成为当地的主栽品种。李继开等第二代育种人主要参与选出抗盐100号水稻,获得国家发明银牌奖,辽宁省发明创造一等奖。第二代及第三代育种人集众智,首创群体自由杂交育种方式,育成的盐丰47水稻,通过了辽宁省审、山东省审和国审,是目前我省推广时间最长,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从辽宁到安徽,跨度至少10个省区,每年推广种植面积300多万亩,累计推广种植面积已达到6000多万亩,算得上是常规育种的一个“奇迹”。

“碱疙瘩”变成“金疙瘩”

关于盐碱地所,有一个细节,特别引人注意。成立之初,盐碱地所的全名是辽宁省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所,到了1989年,更名为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

去掉“改良”二字,颇有深意。

“在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持续努力下,目前盘锦整个区域耕层土壤含盐量不超过2‰,已是非常理想的状态,不需要再改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滨海之地,盐碱地是不能从根本上消灭的。”李振宇说,我们要做的是,利用好现在土壤中的含盐量,培育更多的优势特产。

盐碱地,有其特殊的好处。盘锦大米好吃,就与土壤中的盐碱有关。

“钠离子影响氮循环,可降低大米中蛋白质含量1个百分点,让大米的蛋白质含量保持在5%至7%,大米的口感更好。”李振宇说,钠离子还会让淀粉粒的堆砌更规整,大米外观透明度更好,食味提升。再加上盐碱地中富含微量元素,这些都是普通土地无法比拟的优势。

盐碱地,当真是一方宝地。而要想更大程度地发挥盐碱地的价值,配套的栽培技术不能缺位。

盐碱地利用史,也是栽培技术的革新史。

盐碱地所的第一代拓荒者马一凡是专门做栽培研究的,上世纪50年代,他就和老专家一起,对育苗、栽培、抗低温、壮秧等进行栽培试验。

株行距多少合适,什么品种栽植密度如何,不同光照、积温下品种表现怎样,都要用数据说话。

试验过程,也是不断尝试各种可能的过程。

仅用育苗时筛选“装备”一例来佐证。

在上世纪50年代时,盐碱地所试过用油纸提高地温的方式来育苗,但油纸覆盖在苗床上,透光差,升温慢,影响稻苗生长。

也曾试过用尼绒布平铺,但改善度不够。

后来有专家提议,用柳树条做支架,但又碍于盘锦当地柳树条量少的客观因素,未能实现量产。

最后,用竹子做骨架的方式最为成功。这一“装备”广泛使用。

不断寻求栽培模式新突破。1983年出生的吕小红,从2012年进所至今,主要从事耐盐碱水稻耕作与栽培研究。

“我们通过培肥地力、秸秆还田等,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并给新品种提供配套栽培技术。”吕小红说,这样既减少化学投入品的应用,对环境更友好,同时科学栽培又让水稻群体结构更合理,种植更高效。

“目前还在做水稻直播,盐分胁迫等定量试验,通过不断激发良种的潜能,确保产出的水稻量更足、质更优。” 吕小红说。

品种种植到哪儿,配套技术就覆盖到哪儿。除了辽宁省内,盐碱地所的栽培团队还经常到山东、河北、内蒙古、新疆等地做技术指导。如今,已实现在减氮10%的情况下,水稻不减产的目标,大幅提升了种植效率。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盐碱地综合利用,鼓励在盐碱地上发展特色农业。盐碱地所顺势而为,除了开展稻作研究外,还进行盐碱地葡萄、西红柿、花卉以及绿化植物等品种筛选培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目前,新育成耐盐碱葡萄品种2个,并有多项技术应用于生产,显著促进了盐碱地特色产业的发展。

未来,盐碱地所要围绕盐生植物创建研发平台,广泛收集包括水稻在内的各类耐盐碱植物资源,组织人力物力开展研究。“哪些资源适合直接利用,哪些适合调整后利用,我们要进行调查研究,定会让更多‘碱疙瘩’变成‘金疙瘩’。”李振宇说。

记者手记

用科技为耕地“扩容”

李 越

开发利用盐碱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国有14亿多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食、9.8万吨油,这需要稳定且有规模的粮食生产能力做支撑。同时,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米袋子”不仅要分量足,也要成色优。

而用好盐碱地这一特殊资源,可以让我们的粮食安全主动权,更加“主动”一点。

盐碱地有量的优势。看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之外,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1/3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看辽宁,拥有1360万亩盐碱地,占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1/4以上。如此体量,可实实在在为耕地扩容。

盐碱地有质的优势。经过多年来的攻关实践,人们对盐碱地的认识更进一步。盐分适度的区域,产出的粮食更具价格、品质优势。盘锦大米以588.44亿元高居2022年辽宁区域品牌榜首,足以佐证。

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多看盐碱地的长处,并通过科学手段,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盐碱地的综合利用是一个跨领域、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多方面资源,进行系统集成创新。要把握好水盐运动规律,使土壤中的含盐量保持在理想范围,让盐碱地上有产出;要做强种业芯片,选育更多耐盐碱特色作物,让盐碱地的产出多样化;要构建产能提升体系,做好土壤、品种、耕作、水利等技术的集成,让盐碱地的产出更丰硕。

没有真正的“荒野”,只有尚未开垦的“沃土”。只要我们努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金属材料低温应变硬化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下一篇: 我国科学家发现脓毒症引起认知障碍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