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盘锦市科学技术局
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要闻 >动态要闻

【辽宁日报】辽企科洽会上买“成果”

4月27日,雨后初晴,沈阳浑河两岸绿意盎然。在北岸的新世界博览馆会议室里,4场科技成果专题对接会气氛热烈。

这是一次“智”的聚会,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40名专家或技术人员,带来了他们的最新科研成果,寻求与辽沈企业的深度合作。其间,辽宁企业与相关单位就37项科研成果达成合作意向,累计项目投资超6亿元。

“解渴!很多前沿的应用科技,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大变化,我们也希望能参与到部分科研成果产业化中来。”奥瑞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睿深有感触。

“碳达峰”“碳中和”是本次科洽会上的热词。在碳达峰碳中和项目对接会场,复旦大学王永刚教授带来“新一代水系电池技术”。他介绍,电池支持快充快放,且能在零下七八十摄氏度极寒条件下正常储电。

“电池成本如何?”“离真正的商业化应用还有多远?”“同等功能下体积控制如何?”王永刚教授刚结束演讲,台下的企业家代表纷纷举手提问。

在现代农业项目对接现场,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带来的“秸秆还田的综合效应评价及其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应用”分外吸睛。该院副院长张海林说:“秸秆用得好是资源,用不好是负担。要想用得好,首先要摸清家底,之后才能因地制宜制定解决方案。”

台下,辽宁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所长白伟边听边做笔记。他认为专家“老话题谈出了新意”,并表示接下来将邀请中国农大的专家到我省实地考察,共同挖掘秸秆还田的生产生态效益。

学术专家常常给人以严肃的印象,但在项目对接会上,一些专家夸起自家的“宝贝”来也是热情四溢,展示出活泼可爱的一面。

“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我们在全国纺织领域都是领先的,全国的企业有技术需求都会找我们。”在新材料项目专题对接会上,东华大学副教授张弘楠在推介自己的纺织技术时解释,东华大学的前身是中国纺织大学。

丹东优耐特编织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赫荣君难掩兴奋:“我们公司就是生产功能型布料的,这种布料对技术的要求特别高,和专业科研机构对接合作,以后在产品研发上就不用发愁了!”

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对接会场同样火爆,会议室虽临时增加了两排椅子,但还是有很多人起了“站票”。

上海中研宏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吉慧分享的“数字化转型之轻量级智慧城市探索实践”,很快把大家带到“智慧城市是什么模样”的构想。许吉慧通过场景描绘,现场解答了大家对智慧城市的关注。

“井盖、路灯、垃圾桶等出现故障,都会自动发出警报告知城市大脑,城市大脑便会派出相关部门进行处置。”许吉慧表示,基于物联网传感器等终端部署在城市的角落,它们便会像神经元一样感知城市的运行状态。

对接会现场还有不少特意赶来学习的人,沈阳风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李猛坤便是其中之一。他说:“专家学者站在专业的角度,细致讲解了如何用核心技术去解决领域里的实际问题,这对我们认清自身技术短板,明晰从何处向他人寻求合作很有帮助。”

对接会间隙,常见企业家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并向专家发出考察邀约。更多合作的种子,已然埋下。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召开...
下一篇: 【辽宁日报】辽宁揭榜挂帅科洽会暨首届科技服务博览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