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盘锦市科学技术局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前沿

冯德培:搞基础科学要有信念,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基础研究科学家系列宣传——连载二】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

薪火不熄,初心不改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人物简介

我国生理学研究的开拓者

冯德培先生于1907年2月20日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县,青年时先后在复旦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求学,于1933年获博士学位。1934年夏,冯先生回国,在北京协和医院生理学系工作。1943年,由北京辗转至重庆,先受聘为内迁的上海医学院生理系教授,后任“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筹备处研究员兼代理主任。1947年夏,回到已由重庆迁至上海的医学研究所筹备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冯先生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后改为上海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生物学部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全国科协委员,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生理学报》主编。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8年当选为印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4月10日,冯德培先生在上海逝世,终年88岁。

成就

冯德培先生是著名的生理学家和神经生物学家, 是中国神经肌肉生理学研究的开拓者。他在肌肉和神经的能力学、神经肌肉接头生理学、神经与肌肉间营养性相互关系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开创性的重要成果。他发现静息肌肉被拉长时放热显著增加,氧消耗也增加,国际生理学界称之为“冯氏效应”,被载入科学史册。冯德培先生为促进我国生理科学发展,培养中国生理学人才,发展中国与国际生理学界的学术交流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爱祖国和爱科学诠释人生

一位真诚的爱国者,

一位纯粹的科学家

科学家故事

他是一位真诚的爱国者

冯德培先生早年即享有盛名,但他在上世纪 30 年代中期国难临头之际毅然回国,在祖国的土地上为发展生理学研究呕心沥血,并在那样的艰难时世,做出了国际公认的一流研究成果。

冯先生说,“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科学家,如不愿寄人篱下,要自己创业,英雄用武之地在中国。”

他曾说,“一个人工作的动力问题,那就是爱科学和爱祖国的两者结合。我三十年代在英国得博士学位后促使自己回国的因素,一是1936年日本侵华后,英国报上说中国是一个地理上的名字,好像中国不是一个实体,可以任人宰割,我心中不平。二是在国外工作不能自己开辟研究方向,总跳不出别人的如来佛手掌。那时也没有考虑到钱的问题。可一把爱科学和爱祖国结合起来就有特别的动力。”

科学家故事

他是一位纯粹的科学家

勇攀高峰:“闯出自己的路子,开辟自己的园地”

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应当时刻思考的关键核心问题是什么?

对此,冯先生谆谆教导道,“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不要一味地追求文章发表的数量和刊登的杂志,关键的核心是要时刻思考学术的原创性意义,留意解决学术上的重大问题。”

他说,“真正提出重要的科学问题,看到是揭开自然界的一把钥匙,这样对科学家才真振奋人心,这样的问题是苦功加聪明才能提出来的。”

冯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冯先生上世纪30年代回国初期条件艰苦,曾在一间远离其他实验室的地下室开展科研工作。他在自传《六十年的回顾与前瞻》中写到,“我隔离在一间孤立的地下室里亦有好处:减少干扰。在不同时期我的创业思想内容不同。此时我的主导思想,就是要在研究工作中闯出自己的路子,开辟自己的园地。要达此目的有没有什么秘诀呢?我当时没有,现在半个世纪之后也没有,但是有些要求是清楚的。你对于所从事的研究领域要有扎实而又相当广阔的基础知识,你要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再加专心致意、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耐力!......我当时虽然是单枪匹马上阵,仍有充分自信。事实经过是,当我动手做实验之后,我很快地就看到一些新的现象......立刻把我吸引住了,使我断定神经肌肉接头是一个大有开发前景的研究领域,可以大干一番。所以,在《中国生理学杂志》开始发表这方面的文章时, 就打出神经肌肉接头研究第一篇的招牌,预示以后要连续发表一系列文章。实际上,在 1936~1941年的六年间,我和共同工作者接连发表了 26篇关于神经肌肉接头的文章。那些文章当时就得到世界同行的重视,认为是有不少开创性内容的;后来神经肌肉接头在国际上是热门的研究领域。但我们的工作仍被认为是先驱......”

科研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困难,对此,冯先生说,“搞基础科学要有信念,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他曾说,“实验工作有遇到困难和不顺利的时候,但是自己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正是研究工作的乐趣所在。”

科学家故事

潜心致研:

使其生命不息燃烧的是科学

“冯先生是一个以科学为生命的人,点燃其生命火焰的是科学,使其生命不息燃烧的是科学甚至当其病情危急延续其生命之火的还是科学。”原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所长杨雄里院士追忆。

杨雄里院士在追忆冯先生的文章中写道,“去年(注:1994年)年底,他几度病危,但是,我亲眼看到,当研究生在病床前向他汇报研究的重要进展时,他不由自主地击掌称‘好’。他几次在病床前跟我说,他已经构思好总的框架,出院后有几篇大文章要写。甚至在气管切开已无法言语时,他还亲自用笔颤颤巍巍地在纸上留下了论文的英文题目。言念及此,令人怅然泪下。”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薛群基院士的“材料人生”【基础研究科学家系列宣传——连载三】
下一篇: 王国杰,打破垄断!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践行者!【基础研究科学家系列宣传——连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