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盘锦市科学技术局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前沿

我国科学家揭示非小细胞癌的最佳治疗方法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报告总数的85%。临床上有很大比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患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尤其是从不吸烟的东亚女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些患者的晚期治疗已经从经验性的细胞毒性治疗发展为靶向EGFR酪氨酸激酶治疗方案。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发出了多代EGFR-TKI,并且大多数这些TKI已被确立为标准的一线治疗药物。但是,EGFR-TKI的持久应答仍然是长期的挑战。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与其他治疗药物在不同作用机理上的生物学增效组合,包括化学疗法,单克隆抗体,免疫疗法和某些途径抑制剂,已被研究作为克服耐药性和延长生存期的一线选择。随着这些发展,出现了关于多种一线治疗中任意两种治疗之间的相对功效和安全性的问题。

2019年10月7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系统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何建行教授、梁文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在读硕士研究生赵毅为主要第一作者,在顶级医学期刊BMJ(IF=28)在线发表题为“Efficacy and safety of first line treatments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的系统回顾和网络荟萃分析文章,该研究数据来自PubMed,Embase,Cochrane对照试验中央登记册,ClinicalTrials.gov和多个国际会议数据库,共18项符合条件的试验涉及4628例患者和12种治疗方法。

该研究发现与其他一线治疗相比,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的奥西替尼和吉非替尼加培美曲塞联合化疗与最佳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获益相关。导致第19个外显子缺失和Leu858Arg突变的患者获得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的治疗分别是奥西替尼和吉非替尼加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化疗。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我国科学家全面描绘DUX在小鼠胚胎基因组激活中的作用
下一篇: 我国科学家发现了感知寒冷的新型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