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来谈加快产业集群建设
- 发布日期:2024-08-28
- 浏览次数:228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产业集群是产业、区域提升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重要载体。抓好产业集群建设不仅是新时代推动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更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我省着力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22个重点产业集群。如今,这些“群”正在拔节生长,成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最鲜明的标志之一。
这个判断,来自8月23日在沈阳召开的一场高规格会议——全省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会。会议披露了一组数据:22个重点产业集群规模达到10360亿元,一批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占比34%。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力促进了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有力促进了产业质效加快提升、有力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的关键时刻,我省利用整整一天时间召开会议,就是为了对产业集群建设进行再调度、再部署,推动上台阶、上水平。
会场内外,与会同志总结经验,展望前路,达成共识:抓好产业集群建设不是一道可做可不做的“选择题”,而是一道摆在眼前、一定要做好的“必答题”。
势头强劲 亮点频出
会议期间,我省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等9个产业集群,以及精细化工等13个产业集群的牵头领导,分别就各集群的发展情况、开展的主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下步的工作打算,作了现场发言和书面发言。
会场上,与会者认真倾听、记录;会场外,大家交流、感慨。“听到大家的发言,感触真的很深。半年多来,经过省委、省政府的精心策划,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产业集群建设势头强劲,成效显著,亮点频出。”省科技厅党组书记王学来的话颇有代表性。
建设产业集群,正在成为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奔赴”。
省发展改革委牵头4个集群建设,在推动航空产业发展、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省各级各部门行动部署快、推动氛围浓、带动效应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鹏宇表示。
据初步统计,22个产业集群涉及国有企业的有20个,其中不乏央企的大手笔布局。“我们积极推动央地合作创新,让央企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发挥出来,上半年,新开工的央地合作项目是去年同期的1.4倍。实际投资是去年同期的20倍。”省国资委主任孟华强介绍。
突出项目为王的攻坚重点,各市功夫下得深。以鞍山为例,市委市政府加大了项目建设的调度频次,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些要素保障问题。鞍山市委书记王忠昆介绍,“这项工作中,我们实行了市级领导的包保机制,现在,我市每个月都由市委书记市长联合组织召开调度会,还深入到项目现场,包保领导与项目同题共答,同责共担。”
找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突破核心技术、搭建创新平台、培育“数转绿改”企业,如今,我省涌现不少世界级、全球首制、全国首台产品,国家链主企业攻关成效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专精特新企业95%的主导产品属于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产品。良好产业发展生态也在迅速形成,目前“1+22+N”体系不断健全,集群总体实施意见等14个集群行动方案先后印发实施。
破解难题 再上层楼
成绩可圈可点,但困难依然存在。推进会上,大家就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就如何落实好会议精神、做好下步工作,纷纷讲认识、谈体会。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容不得半点“犹疑”、也来不得半点“偏差”,要在全面掌握情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冰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建立产业集群统计体系和评价标准,加强与全国及其他省份的比较分析,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力统计支撑。
科技强,产业才能强。我省科教资源家底厚实,但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高等问题仍然突出。“要拧紧科研和产业双螺旋,需进一步发挥实验室群作用,共同完成一批标志性任务,形成一批标志性机制,推动一批标志性成果,解决一批标志性问题。”王学来说,接下来,要发挥好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作用,通过“揭榜挂帅”、组建创新联合体等方式解决攻克一批关键共性问题。通过向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解决集群内部链条上企业一系列科技问题,通过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成果转化,让更多好的科技成果从高校院所走出来,在辽宁“落地开花”。
壮大产业集群,归根结底要靠源源不断的好项目来支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争取更多项目布局辽宁。“我们将在项目建设上再下功夫,积极谋划推进一批‘两重’‘两新’重点项目,培育建设一批特色园区、专业园区、配套园区和小微园区,打造链主企业主导、单项冠军企业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的产业生态,着力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提升集群治理能力和发展质效,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省工信厅制造强省建设推进处处长周傲对未来充满信心。她表示,今年要抓好市场主体等关键群体,组织产需取对接,加强金融服务,构筑人才支撑,办好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打造集群品牌。
当前,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正处于孕育成长的关键期、窗口期,需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人才支撑、强化金融支持,切实打造适宜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良好产业生态。对此,孟华强表示,将按照本次会议精神,发挥国有企业优势,不断壮大实力,积极争当有竞争力的“链主”。在营造良好产业生态上再用力,支持帮助国有企业将科创产业、资金、人才等资源更多地布局在22个产业集群上面,助力辽宁尽快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产业集群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