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为辽宁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 发布日期:2024-05-10
- 浏览次数:349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不久前,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明确方向和根本遵循。目前,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大力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在加强重大科技攻关上下功夫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更强调通过大量原创性、颠覆性创新实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增强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辽宁科技创新基础雄厚、优势突出,要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锚定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目标定位,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要聚焦国家所需、辽宁所能,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我省要围绕数学、物理、工程与材料、信息等优势基础研究学科领域开展纯基础研究,要聚焦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产业集群,聚力在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和工业软件等领域进行技术攻坚,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持续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
二是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应充分发挥“兴辽英才计划”、“手拉手”以才引才专项行动、“百万学子留辽来辽”行动的重要作用,加快打造一支以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为主的战略人才队伍。同时,要通过搭建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持续提升创新人才承接能力。
三是要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深入推进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不断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以及雏鹰、瞪羚、独角兽等各类创新型企业的规模,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生动局面。要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构建产学研协同攻关、上下游紧密合作的新格局。
积极搭建科技与产业的桥梁,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技与产业的关键桥梁,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只有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才能促进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创新效能的持续提升,才能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走向大市场,必须盯紧科技成果转化这个关键环节,大力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要着力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打通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产业化应用的链条,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卡点”“堵点”问题,形成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资源自发聚集的创新生态。要着力完善激励机制。从源头入手破解科技成果转化过程费时费力、缺乏动力等问题,借鉴成功经验和做法,激发研发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新综合服务体、中试基地等转化平台,推动企业需求与创新要素有效对接组合,促进科技成果“沿途下蛋”,吸引全国优质科技成果来辽落地转化,进而带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统筹协调,在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下功夫
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大力发展拥有“高精尖”基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不能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辽宁产业基础雄厚,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坚持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经过新技术改造,也能够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要坚持高端化升级。以高端化为目标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工艺升级、管理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优势产业产品迭代升级,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要坚持数字化赋能。坚持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生产制造全流程、全要素、各环节进行赋能增效,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要坚持绿色化转型。加快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改造,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
以科技创新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要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全面规划、更大力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重点打造新材料、航空航天、机器人、集成电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一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优势,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推动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形成合力,构建一批新增长引擎。
以科技创新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未来产业是典型由前沿技术驱动的前瞻性新兴产业。我省要抢抓机遇,面向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领域,坚持以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为主线,聚焦人工智能、元宇宙、深海深地开发、增材制造、柔性电子、氢能储能、细胞治疗、生物育种等方面打造一批标志性产品,加快形成未来产业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努力形成未来发展动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