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盘锦市科学技术局
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要闻 >动态要闻

记者在现场|跨越“达尔文死海”

萘,衣柜里常用的樟脑球,用这个低成本的小东西,就能生产出高性能聚酯材料单体2,6-萘二甲酸,在电子元件、航天航空、原子能材料以及食品和饮料包装等领域有着巨大应用前景,属于“卡脖子”技术。

4月2日,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的中试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安装生产线,在由萘出发生产2,6-萘二甲酸的成套装置前,基地负责人张建国介绍,这是年产10吨的中试项目,形成成套生产技术后,再进行千吨级工业示范生产。届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这项科研成果将变成产品,实现技术国有化,助力我国乃至世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产业的崛起与发展。

中试车间 


这就是中试的重要性。“就像我们小时候放鞭炮,你不能上来就整‘高声炮’,而是要从‘小鞭’开始试,然后‘二踢脚’,最后才敢放大炮仗,这需要一个过程。”张建国说,中试是科技成果转化链上的重要一环,是科研的延续,也是生产的初始,建中试线,不仅对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且投入较大,是科研机构和企业都不愿触碰的中间地带,被称为“达尔文死海”。

要跨越“这片海”,必须搭建“中试桥”,通过建设高水平中试基地,科技成果才能从实验室顺利走向“应用场”,实现产业化。这不仅是必经之路,更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作为石化之城,早在2017年,盘锦市就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筹建辽宁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市场化建设与运行模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打通“小试-中试-产业化”通道。

2022年,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成为全省首批“省级中试基地”,建成后,拥有中试车间32栋。基地聚焦催化剂、医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五个重点领域,支持成果产业化。从2020年第一条中试线建立以来,已有三力中科、格林凯默、键凯科技、研峰科技等企业的6个项目完成中试,还有15个中试项目正在实施。其中多个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

“基地除了可以提供包括厂房、危化品仓库、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配套,还有大量科研和技术人才。”张建国表示,采取“政府主投+公司主管”的建设运营模式,政府投资建厂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负责基地运营管理和服务,科学家提供技术支持,企业投入中试设备,政研企三方合作,为科技成果产业化铺路搭桥。

数字平台 


“眼下,我们正超前布局数字化中试,完善中试基地数智中心建设,实现精细化管理,成熟后可成套搬到企业生产中。”坐在大屏幕前,张建国运筹帷幄、胸有成竹。未来,中试基地将围绕精细化工产业链和创新链,紧盯精细化工技术源,打造“立足盘锦、面向辽宁、辐射东北、服务全国”的公共精细化工中试平台,将“中试-产业化”打造成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产业”。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中央媒体看辽宁丨新华社:解锁农业黑科技 给盐碱地开“药方”
下一篇:  我市成功举办科技金融银企对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