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创新丨集聚创新资源 澎湃“第一动力” ——关于辽宁加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报告
- 发布日期:2022-09-08
- 浏览次数:431
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辽宁科技创新工作深情牵挂,多次殷殷嘱托,特别是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实现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指出,“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近年来,辽宁坚定不移走创新路,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成果本地产业化率、科技型企业增长率,争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海洋,对于大陆海岸线长度位居全国第五的辽宁来说,是难得的优势资源,也是培育新兴产业、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战场”。然而,在新一代海上通信技术方面,我省却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重大突破,这也是我国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之一。
可喜的是,这一技术难题正在被大连遨海科技有限公司破解。
这家企业成立仅两年多,就依托大连海事大学科技成果,成功研发国内首套第三代海上通信系统VDES。面对全球海上信息产业万亿级市场机遇,企业总经理高祥武满怀激情。
放眼当下的辽宁,像大连遨海科技这样依靠科教“厚土”成长起来的科技企业越来越多。它们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辽宁,是新中国工业摇篮,也是科教大省。这里坐落着1652家科研机构、114所普通高等院校,金属材料、航空发动机等25个学科和专业研究在全国乃至世界举足轻重,58位两院院士在此工作生活,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居全国第十四位。
如何让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关键变量”成为“最大增量”?在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上,省委主要领导深刻指出:“‘十四五’时期辽宁振兴发展能否取得新突破,关键要看我们能不能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牵动全局的‘牛鼻子’。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创新路,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一定要形成共识,一抓到底。”
近年来,我省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好生态”正在形成,“大平台”不断落地,“新动能”加速集聚。
胸怀“国之大者”,提升“第一动力”。辽宁的科技创新,助发展“登高”,为大局“添彩”。国产首艘航母、航母舰载机、跨音速风洞主压缩机、水下滑翔机等一批“大国重器”在这里问世;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号”创新平台在这里布局。去年,全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比增长37%;今年,高增长势头不减,1月至6月同比再增34.6%。
辽宁,创新潮涌风正劲。
制度破冰优生态
辽沈大地的九月,生机盎然。
此时,位于沈阳市胡台新城的辽宁顺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处于“繁忙季”。企业产销两旺,研发更加火热。
产品设计中心内,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娜及其团队正在尝试用废矿石粉研制涂料。
大学教授在企业搞研发,在以前,不敢想。但现在,是常态。
2020年10月,沈阳化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成为全国首批40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不低于10年长期使用权。
改革成效显著,在全省迅速推广。
2021年7月27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的《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以立法形式规定全部或者主要利用财政性资金取得职务科技成果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应当赋予科技成果完成人或者团队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试点”赋权变为“应当”赋权,一词之差,决心可见。这样的地方性法规,在省级层面走在前列。
科技创新,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要让更多人参与到这场“勇者大挑战”中来,需要拆掉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栅栏”,营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生态。为此,辽宁频出破冰之举。
在国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第一时间,我省对《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同步开始修订,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下放;我省还在全国率先开展科研诚信和“三评”改革绩效评估工作,推动“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立新标”,助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轻装上阵。
“今年将深入推进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和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法规,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人财物使用自主权,让科研人员从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重大科技攻关,能者上、智者上。我省明确完善科技攻关项目的组织、形成机制和管理方式,推行“揭榜挂帅”机制,以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鼓励企事业单位及科研人员开展科技攻关。
飞机用钛合金薄壁精密型材尚未实现国内稳定供货,仍依赖进口,其核心技术是航空装备领域面临的“卡脖子”难题之一。
为破壁垒,沈阳中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发榜,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和沈阳理工大学揭榜。日前,产品试验批次已完成。
今年以来,我省共发布“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榜单180项,吸引省内外564家单位参与揭榜,172项榜单成功揭榜。使用省财政资金3.46亿元,预计引导社会投入20亿元。
人才是第一资源。让更多“千里马”在辽沈大地奔腾,我省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采取“带土移植”等方式引进高水平人才团队。去年以来,共引进域外高水平人才团队391个,其中创新团队268个、创业团队123个。由院士领衔的团队有7个,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领衔的团队有39个。
制度创新激发创新活力。去年11月,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辽宁11个主持项目“榜上有名”,获奖数量位列全国第五,创我省新高。
成果转化畅链条
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复杂。从原理、技术到产品,创新环节,环环相扣,互为传导。任一环节不畅,都会导致产业化受阻。过去,辽宁科技成果本地产业化率不高,主要是创新链上存在“断点”和“堵点”。
“断点”在于中试环节薄弱。
对此,辽宁中化沈化院院长胥维昌深有感触。中试是建立在科技成果和产品间的通道与桥梁,成功与否决定着产业化成败。“中试犹如小工厂,是为大生产服务的,缺少中试,产业化会遇到很多问题。”
为补不足,我省出台《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采取“企业+高校院所+地方政府”共建模式,引导推动中试服务产业逐步做强、做优、做大。
今年,聚焦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和领域,我省新认定了4家省级典型示范中试基地、18家省级中试基地。
6月28日,一款填补国内空白的润滑油添加剂,在辽宁中化沈化院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进行中试工艺研究与优化。中试车间内,精制、聚合、加氢等设备一应俱全。
“刚完成锂电池铝塑膜外层胶项目试生产与工业化生产,已供应下游客户使用。”胥维昌说,去年基地共完成中试项目8个、产业转化项目5个,均为补短板产品,中试研究及产业孵化效果显著。
一手“补链”,一手“通链”。
产学研合作是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但也曾是辽宁的“痛点”之一。
“产学研缺少利益链接,责权利不明确,导致各自为战,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在辽宁组织的一次企业座谈会上,专家一针见血。
企业是创新主体,但不是唯一“主角”,创新需要“高频互动”,凭一己之力,难以完成。
引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奔向市场,我省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遵循契约精神、市场目标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在技术攻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等方面形成创新合力。
去年以来,我省共组织400个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组建提升类产学研联盟628个,集聚上下游企业及产学研合作方4000多家。一个“众星拱月”般的创新体系正在形成。
以市场化原则,集聚“政产学研用”等创新要素,能有效衔接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政策链,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盟主”企业辽宁顺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伟力说,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公司拥有了130多项发明专利。
产学研“联姻”,科技“红娘”不可或缺。
近两年,我省积极搭建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平台,发展、完善中介服务机构。以东北科技大市场为龙头,建立了覆盖全省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目前,省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达93家,培养专业技术经纪人1879人。
“我们以海量信息库资源,解决科技人员和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构建了‘互联网+科技服务生态圈’。”东北科技大市场总经理马玉明说。去年以来,依托各类载体举办撮合对接、路演、培训等科技成果转化活动1455场,服务企业20694家(次),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3981项。
打通创新链,科技“百花园”加速成为产业“百果园”。目前,辽宁省内科技成果本地产业化率达54.3%,较2019年提高2.9个百分点。
梯度培育强主体
“不是不想在本地实现产业化,而是有些科技成果,辽宁企业接不住。”两年前,有科学家道出其中“尴尬”。
同发达地区相比,辽宁科技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支撑力不强,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省委主要领导曾振聋发聩地指出,“这不是辽宁真正实力,更不是辽宁应有的地位”。
确实,在创新上,辽宁既有科技优势,又有产业底蕴,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理应动力强劲。
近两年,乘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东风”,辽宁汇聚各方力量,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企业。
“我们已在辽孵化37家企业。”8月5日,在沈阳召开的科技创新推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说。
37家企业之一的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是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大规模储能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及制造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供应商,去年营收近3亿元。
“我们是该领域国内外标准主导制定者。”董事长刘延辉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在大型车间充当的产品展示大厅里,他指着风电沙盘模型对记者说。
依靠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创办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科技创新成为其内在品格和外在形象;也有一种能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像大连融科这样的企业,在辽宁“全链条式”培育体系下,正加速涌现。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最具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是吸纳高质量就业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主力军”。
辽宁通过激励科研人员创办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创办企业、推进大中型企业内部孵化企业等多种方式,促进科技苗企业在辽宁“生根发芽”。
无人机生物防治技术,曾是国内相关领域空白。沈阳金丰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对无人机和昆虫的深入研究,研发出世界首创的“飞防”技术。
“我们拥有本领域500多人的专家资源库。”对于辽宁的创新环境和应用市场,企业创始人程鸿远非常认可。
近年来,辽宁先后出台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民营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实施方案、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评价办法等,加大科技企业培育力度。
抓源头、重孵化。建设科技企业储备库,入库科技企业4万余家;建设省级以上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孵化载体283家,在孵科技苗企业近1万家。
勤浇灌,助壮大。去年,全面推行“免申即享”“一网通办”,让助企纾困政策精准便捷直达企业,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6381户科技企业享受税费优惠41.7亿元。
为疏通金融流向实体经济的管道,推动建设银行成立辽宁首家科技支行。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建行、工行为全省1758家科技企业提供优惠贷款349亿元。
去年9月,全省“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工作推进会”召开,至此,科技企业成长率作为省政府督查考核激励事项,科技企业培育进入加速期。
“大力度”推进迎来“大幅度”增长。上半年,全省新增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420家,总数达到3601家,已初步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发展新格局。
踌躇满志,向“新”而行。眼下,我省加紧建设辽宁实验室,高标准建设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争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这既是重大使命,又是难得机遇。
辽宁科创,干在当下,赢在未来。
上一篇:
盘锦: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